讓女人懼怕的五種分娩手術
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胎兒狀態(tài),不同的產婦會選擇不同的分娩方式。但是,任何一種方式都可能被某些人接受,某些人不接受。那么,孕媽媽們最怕的五種分娩方式是什么呢?今天,就跟我們一起來了解五種常用的分娩手術吧。
手術一:催產素引產
催產素是產科用于引產及催產最常用的藥物,我們主要是用它來發(fā)動宮縮和加強宮縮的,還有預防產后出血。催產素引產的合理運用可加快產程、降低剖宮產率及圍產兒死亡率,減少準媽媽的痛苦。
如果預產期已經到了,但是準媽媽還是沒有分娩的癥狀,那醫(yī)生可能就需要使用催生素引產了。
使用催產素引產前,醫(yī)生會全面了解準媽媽的情況,并且在引產前向準媽媽及家屬詳細介紹催產素引產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項。一般都是通過靜脈滴注的方式將催產素輸入體內,醫(yī)生會根據產婦的情況嚴格掌握好催產素的濃度和滴速。一般用藥都是從小劑量開始,慢慢調節(jié)。
使用催產素引產時,必須有專業(yè)產科人員進行嚴密監(jiān)護,最好使用胎兒監(jiān)護儀觀察胎心與宮縮之間的變化,間接了解胎兒儲備功能及有無臍帶受壓等。
總之,催產素引產是一種科學的分娩方式,醫(yī)生會根絕準媽媽的情況作出最合理的藥量及進程安排,準媽媽盡管放心。
手術二:胎頭吸引術
胎頭吸引術是采用一種特制的胎頭吸引器置于胎頭上,再用注射器將吸引器內空氣吸出,形成負壓區(qū)。利用負壓吸引原理,吸住胎頭,配合宮縮,娩出胎頭。常用的胎頭吸引器有錐形金屬空筒和扁圓形金屬罩。
抬頭吸引術的優(yōu)點就是當胎兒宮內窘迫時,可盡快結束分娩;胎兒大、準媽媽筋疲力盡時,可幫助胎兒下降。相對產鉗而言,對軟產道損傷機會少。對胎兒產傷機會也少于產鉗。操作簡單、易于掌握。
胎頭吸引術通常適用于準媽媽宮縮無力,患心臟病、妊高癥等不宜在分娩時用力,輕度頭盆不稱等問題上。
實施步驟并不復雜,首先對外陰進行消毒、導尿排空膀胱后,對陰道進行檢查,確定胎方位。然后放置吸引器、檢查吸引器,確認安全無誤后,就開始抽吸負壓。接著就牽引吸引器,牽引胎頭,胎頭娩出后,即可取下胎頭吸引器,。然后按正常分娩機轉分娩胎兒。
手術三:產鉗助產
產鉗助產的應用歷史十分悠久,但知道現在仍然是解決分娩問題不可缺少的助產手段。實驗表示,熟練掌握應用產鉗技術可明顯減少母兒損傷。
產鉗助產術一般適用于宮縮乏力、胎位異常、胎兒窘迫、輕度頭盆不稱、第二產程延長等情況。只要醫(yī)生手法得當,放置產鉗的位置得當,那么對胎兒及母體是沒有什么損傷。醫(yī)生臨床應用適當,產鉗助產不僅可減少不必要的剖宮產和母兒損傷,而且操作簡單、方便。
傳統(tǒng)的產鉗分為兩葉,兩葉之間形成胎兒頭大小,與胎兒頭形狀類似的空間。將胎兒頭環(huán)抱保護之中,以免胎兒頭受擠壓。助產者手扶鉗柄,輕輕向外牽拉,幫助將胎兒頭娩出。
除了雙葉產鉗外,近年臨床開始試用一種新的助產技術--單葉產鉗,它操作簡單,娩出胎兒快捷,尤其對母子損傷小。單葉產鉗助產不僅助娩時間短,而且母子的并發(fā)癥較胎吸及雙葉產鉗少,是越來越多醫(yī)院使用的一種助產方法。
手術四:剖宮產術
剖宮產,也稱剖腹產,是解決分娩困難的一種常用手段。剖宮產一般適用于下列情況:產道異常、胎兒過大、胎位異常、胎兒窘迫、多胞胎、產前出血等。一般來說,剖腹產的優(yōu)點就是時間容易安排、不必經歷分娩陣痛、陰道無松弛、產道不會裂傷、沒有難產的憂慮等。
剖腹產在臨床上已被大量應用,是一種安全的分娩方式。手術通過切開母親的腹部及子宮,用以分娩出嬰兒。通常剖腹生產是為了避免因陰道生產可能對嬰兒或母親性命及健康造成的損害。所以,需要通過剖腹產生產的準媽媽無需擔心,這是醫(yī)生為了母子平安而作出的考慮。
手術前準媽媽應該保持愉快、平靜的心情,避免過分的緊張和焦慮,待產時可以通過聽音樂、看休閑讀物、與其他準媽媽進行交流等方式來放松精神,也可和準爸爸一起重溫孕期的每個美好瞬間。 手術過程一般都會麻醉,不會很疼痛。術后需住院觀察2到4天。
手術五:會陰側切術
會陰指的是陰道與肛門之間的軟組織,會陰側切術是指當嬰兒的頭快露出陰道口時,在會陰附近施予局部麻醉,然后用剪刀剪開會陰,使產道口變寬,以便利胎兒的產出。
會陰側切術一般適用于以下情況:初產婦會陰緊,為防止分娩時不規(guī)則撕裂和損傷肛門;胎兒窘迫,需盡快娩出;早產兒,為了避免損傷嬌嫩的胎兒;等等。醫(yī)生使用會陰側切術是為了更好地有助于產婦分娩,無需害怕。
一般情況下,醫(yī)生在看到胎頭快露出陰道口時,就會在第一時間判斷寶寶個頭大不大,會不會造成會陰嚴重撕裂等因素,然后再決定要不要施行會陰側切術;如果醫(yī)生判斷產程很順利,即使不剪會陰,撕裂的傷口也不大時,就可避免手術。正常來說,會陰側切手術是不會影響到如廁以及產后的性生活的。
所以,各位媽媽們其實應該放心的接受這些手術,畢竟醫(yī)生都是盡職盡責的,會把握好最好的尺度和時機。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微信公眾號